本报明日社论: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国家方略

 对中医药事业而言,这个春天还未来临已觉春江水暖。春节后首个工作日,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-2030年)》,随后全文发布,这是指导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,彰显中医药在国家战略中地位的大幅提升,更可谓当下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国家方略。

 新中国成立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,每每于关键时刻予以支持,推动发展。2009年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开创了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。此次《战略规划》再次由国务院发布,全面规划中医药工作,列出未来15年的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
 以国务院名义发布一个行业的中长期规划,绝非偶然且意义深远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大好时机”“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”重要论断的具体体现,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,是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,也是中医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“全价值链特征”的具体体现。

 近年来,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,形成了医疗、保健、科研、教育、产业、文化整体发展的新格局,同时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、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、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、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生态资源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
 比如,中医药的医学属性将为人类健康做出革命性贡献,其与西医药的优势互补,恰成解决西医发展问题的良药,中西医合力将使健康中国建设更具成效,中西医互补模式正成为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的最佳模式。中医药学“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”,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,发展中医药,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,更可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“生力军”,成为中华文化“软实力”的重要支撑。中医药更因其贯通一二三产业形成“全产业链”特性,国内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,以“四两拨千斤”之效牵引全局,国际还可培育起我国以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全球竞争优势。

 如此优势独具的伟大“宝库”,为中国原创,又有着世界性需求,中医药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不言而喻。

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,《战略规划》高瞻远瞩,着眼长远,具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。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,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,旨在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、经济、科技、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,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时期与时俱进,振兴发展。

 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,《战略规划》民心所向,众望所归,充盈着强烈的民生情怀。到2020年,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;到2030年,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,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发展中医药,改善中医药服务可得性、可及性,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,最终目的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。

 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方略,《战略规划》高屋建瓴,全面部署,体现了深刻的使命担当。发展好中医药,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、各级政府宏观指导,共同履行国家对中医药的规划、组织和协调。更应发挥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协调作用,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,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社会氛围,为深化医改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、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做出贡献。

 半个多世纪前,毛泽东主席曾说“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,我看中医是一项。”时至今日,这个愿望不再遥远。如今,中医药助力深化改革,同时加速走向世界,以其历经数千年持续发展奠定的雄厚基础,契合国内外民众需求,正迎来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。《战略规划》适时发布,恰似实现这个愿望的路线图,指导并保障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。让我们把贯彻落实的责任扛在肩上,握在手中,抢抓机遇,主动作为,不负这个时代,无愧我们的祖先。

    中国中医药报评论员 吴潇湘